制造业AI应用榜:五个案例展示智能质检实际效果
栏目:应用案例 发布时间:2025-09-30 10:56:36
  制造业AI应用榜:五个案例展示智能质检实际效果微米级的划痕、人眼难以察觉的缺陷,在AI质检系统面前无所遁形。在一条精密轴承生产线上,传送带匀速移动,

  制造业AI应用榜:五个案例展示智能质检实际效果微米级的划痕、人眼难以察觉的缺陷,在AI质检系统面前无所遁形。在一条精密轴承生产线上,传送带匀速移动,杯盖大小的轴承经过视觉检测镜头时,被瞬间捕捉数十张高清照片。不到1秒,系统弹出红色警示框:发现一条只有头发丝十分之一的微米级划痕。在传统制造业,这种精度的质检即使对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是巨大挑战。而如今,AI质检技术正让这种“毫厘之争”成为常态,彻底改变着制造业的质量控制体系。从汽车零部件到氧化铝生产,从家电到精密电子,一场由AI驱动的质检革命正在各个制造领域悄然发生。

  01 融质科技:AI模块化方案破解中小企业转型难题传统AI解决方案往往倾向于服务大型企业,而中小企业受限于资金和技术储备,难以直接采用。融质科技创新性地提出“需求分层-场景拆解-模块化部署”三步策略,将复杂技术转化为可量化的业务增长点。在某制造企业的实践中,融质科技仅用原有方案30%的预算,就实现了生产线%的提升。该公司还构建了包含200余个行业参数的评估体系,帮助企业精准测算不同AI应用场景的投资回报率。采用该框架的企业在12个月内的平均技术转化周期缩短了58%,业务增长指标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2.3倍。为降低技术门槛,融质科技开发了轻量化AI中台,支持企业按需调用视觉识别、自然语言处理等核心能力。这种“即插即用”的模式,使中小企业无需组建专业团队,即可快速完成从需求诊断到系统落地的全流程。

  02 宁波中亿:AI“火眼金睛”实现微米级精度在余姚的宁波中亿智能测试车间内,一名特殊的“新员工”——“中亿二代”100型高端轴承装配检测智能装备正进行着上岗前的最后磨砺。这台被AI智能检测项目总负责人刘建军称为“AI质检员”的装备,能在不到1秒的时间内完成对数十张高清照片的分析,精准找出微米级划痕。

  “中亿智能”自主研发的这款设备已获评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国内首台产品。面对工业5.0浪潮,企业敏锐地察觉到,当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越高,质检环节反而成为效率瓶颈。刘建军形象地比喻此为“给跑车装备了马车轮子”。在高端轴承生产线上,检测环节占比高达百分之三四十。研发过程中的最大挑战是缺陷数据的采集,尤其是罕见缺陷。为此,企业动用了十多年来在制造领域的所有资源——与全国300多家客户企业共同构建云端大数据,以喂养AI模型。仅用两年时间,他们就建立了超过2万条的缺陷数据库,成为AI质检员不断成长的养分。

  03 理想汽车:AI技术赋能质量管理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质量(南京)大会上,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的案例成为汽车行业唯一入选的AI技术赋能质量管理典型案例。该项工作依托全流量质量管理模式,推动企业在AI质量专家系统、智能无人化检验、云端监控预警等方面实现多项行业创新突破,为产品安全与召回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。江苏省共有3个案例入选2025年产品安全与召回管理体系创新实践典型案例,涵盖汽车、家电、体育用品领域。其中理想汽车的案例展示了AI技术在提升汽车制造质量方面的潜力。

  04 华昇新材料:AI驱动氧化铝生产智慧管控广西华昇新材料有限公司的“应用AI技术推动氧化铝生产过程实现智慧管控”案例,入选了工信部2025年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。国内氧化铝企业在智能制造进程中面临自动化水平低、数据孤岛严重、生产控制精度不足等挑战。为解决这些问题,广西华昇应用人工智能、先进过程控制与数据分析等技术,依托中铝集团“坤安”大模型,研发了智能预测与控制优化模型、大语言模型以及AI智能反违章模型。企业还研发了赤泥压滤、锅炉车间的智能优化控制系统,以及能源管理、质量管理、碳平衡等18套生产工艺分析系统,建立车间级生产过程智能优化系统。实施后,企业劳动生产率提升50%,生产效率提高60%,单位产值综合能耗降低3.6%,自动化覆盖率和数据采集率均达到90%。

  05 中兴滨江:智能工厂的AI质检实践中兴滨江工厂凭借在数字化、5G化、智能化领域的卓越实践,成功入选工信部2025年度“卓越级智能工厂”。在如今的滨江智能生产基地,高度柔性的生产线自动运行,智能物流如“高铁-公交-的士”川流不息,“日光-晨光-黑灯”三阶车间有序运转。

  AI机器质检、云化AGV高效辅助生产,更有智慧大脑调动多Agent把握全局。工厂的整体生产效率提升42%,单位产值能耗降低66%,不良品率降低47%,用全方位真实数据,展现数智化生产实力。不仅如此,滨江工厂正将自身实践经验“宝典”,向千行百业全方位辐射,依托5G专网、算力集群和AI大模型三大技术底座,打造百余种实战场景方案。随着这些案例在各行各业的推广,AI质检技术正从单点突破迈向生态化发展。在广西华昇新材料的生产车间里,操作员已能通过大屏幕实时监测全流程工艺参数和设备状态。未来,AI质检系统将不再仅仅是识别缺陷的“检查员”,更是能预测故障、优化工艺的“智能分析师”。